我这两天思考了下,半导体设备本身确实是一个先发优势巨大,强者恒强的领域,对于外商本来是铁杆庄稼。记得2020年懂王第一次搞事时,我预测2025年我们会完成65nm去美。从当时看,这个目标也是很宏大的。毕竟AMAT/LAM都是巨头,而且它们的设备属于十几大类上百小类,研发验证的成本可想而知。目前来看,进度远比我当时想的乐观。
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,外商的技术水平整体上确实更加先进好用;国产设备就算是有,置换率也可能不高。所以说,对于国产设备市场竞争力不够强的工艺步骤,买一些外商设备作为参考标杆,没有什么问题;即便是对于所谓“国产线”也是一样。毫无疑问,外商是技术引领者,我们是追赶者,但肯定不应该一味追求国产率而搞成固步自封。
我们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路径也是很清楚的:借助国内的工业产能发展成熟制程,先进制程只能说尽力而为。按照晶圆价格算,成熟制程占据50%以上的市场份额;按照数量那恐怕远不止50%。所以说市场空间足够大,成熟制程国产也差不多能搞定,看下游的设计和终端应用发展了。这也是要从外商手里抢下巨大的蛋糕,看看会不会有行政力量的推动吧。
先进制程的话,外商也在发展,不过速度倒是慢下来了。在先进制程上,国内的短板还不少。那我再做一个预测吧:2030年前,先进制程基本达到并跑的水平。之前预测25年完成65nm去美,太过保守;且看这次效果如何。